口碑 or 現金,這是個問題。
Epic 商店上線以來始終與兩個字緊密連接著:獨占。
但凡涉及到 Epic 的新聞,八成都和某某游戲宣布在此平臺獨占有關。但最近的一條新聞有些不一樣,游戲《DARQ》因為拒絕了 Epic 的獨占協議而成了焦點。
《DARQ》是一款剛剛發售的獨立游戲,大部分由制作人 Wlad Marhulets 一人完成。因為游戲精致的美術和獨特的設定,在發售之前就受到了不少玩家的關注,進入了 Steam 愿望單排行榜前 50 名。
在上周的一次玩家互動中,Wlad 透露《DARQ》發售前,Epic 聯系了他,希望能讓游戲在 Epic 商店獨占發售。但他覺得獨占 Epic 違背了自己的承諾,同時也會讓等待許久的玩家失望,因此拒絕了 Epic 的請求。
而當他詢問是否可以多平臺同時上架時,Epic 的回復是目前階段不考慮同步上線游戲。
雖然 Wlad 表示這是一次禮貌且職業的交流,但還是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一方面,制作者如此直接拒絕 Epic 的情況并不多見。另一方面,Wlad 所說的 Epic 拒絕多平臺同步上線,與 Epic CEO Tim Sweeney 所宣稱的 " 多平臺未來 " 不符。這段回答也直接被玩家拿來打 Epic 的臉。
Tim Sweeney 曾多次在網上發言支持 " 多平臺的未來 "
《DARQ》的做法也被很多玩家稱贊,成為了反 Epic 獨占的潮流中一起重要案例。
Wlad 本不想把事情鬧大,但無奈自己被動的成為了新聞焦點。為了防止誤會發生或有人借機炒作,他又發布了一篇博客,向大眾進一步解釋了此事的前因后果。
其實他拒絕 Epic 是 7 月 31 號的事了,之所以過了很久都沒有說,是因為自己不想被卷入到 Epic 獨占的爭議中,尤其是當時獨立游戲《Ooblets》因宣布 Epic 獨占正遭受大量的輿論攻擊,他不想和 Epic 沾上關系,于是打算避而不談。但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問他的游戲會不會變成 Epic 獨占,他覺得有必要進行一下澄清。
在《Ooblets》的案例中,Epic 許諾給制作組一個最低售賣額度,不論游戲實際的銷量是多少,這筆錢一定是可以拿到的。這對于本身缺乏資金支持的獨立開發者來說是極大的誘惑。
Wlad 并非不愛錢,但對他來說有比錢更重要的事情要考慮。
第一次踏入游戲行業的 Wlad 花了三年半時間自學游戲制作完成了《DARQ》。為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持續性發展,Wlad 非??粗剡@款游戲和工作室的口碑。
因為游戲上個月才剛剛公布了 Steam 版的發售日,如果此時緊接著就反悔,宣布獨占 Epic,無異于自砸招牌,工作室的信用將蕩然無存。
Wlad 說:" 考慮到 Epic 可能會給與的經濟支持,拒絕了他們的出價和也許在短期是個愚蠢的決定,但從長遠來看,這個選擇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 Wlad 也不希望讓玩家們失望?!禗ARQ》在 2018 年就上架了 Steam,不少玩家早早將這款游戲加入了愿望單,提升了游戲在 Steam 上的曝光量。再加上一些玩家自動分享《DARQ》的信息到各網絡平臺,《DARQ》的知名度很多來自于 Steam 玩家的自發宣傳。
Wlad 認為獨占 Epic,除了道德上的問題,其實就是玩家口碑與現金利益的衡量,而他選擇玩家口碑。
他舉了亞馬遜的例子:" 亞馬遜在最初的幾年里始終不盈利,一直把用戶放在第一位,拒絕過不少賺錢的好機會,還因此被華爾街批評。但最終他憑借著友好的退貨政策和物流服務贏得了用戶的信任,現在亞馬遜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
Wlad 覺得雖然拒絕了 Epic 可能會讓自己少掙一些錢,但如果能夠因此建立起與玩家的信任,那么這是一個值得的代價。他希望能向玩家傳遞一個信號:這個工作室會留下來,《DARQ》只是個開始。
當然 Wlad 也強調,他的選擇和理由僅適用于自己的情況,不能作為評判其他開發者的標準。每個開發者的情況不同,遇到的困難不同,他們作出選擇時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所有人都試圖作出有利于自己短期和長期計劃的選擇。
Wlad 最后還提到,Epic 商店對獨立游戲和 3A 大作其實是雙重標準的,像《賽博朋克 2077》這樣的游戲,即使不獨占也可以上架 Epic 商店,但獨立游戲如果不同意獨占就不能上架。自己曾詢問過是否可以在不獨占的情況下上架,但對方表示目前做不到。
前《魔獸世界》制作人 Mark Kern 在推特上表示,Epic 商店因為《DARQ》不想獨占就不允許它上架的做法是不對的。
Epic CEO Tim Sweeney 則在回復中解釋說,Epic 商店還處于初期階段,所以目前僅能容納有限的作品。
Wlad 在博客的最后說:" 希望 Epic 讓獨立游戲開發者也能夠在多個平臺發售游戲,這才能讓玩家獲得他們最想得到的東西:選擇權。"
來源:游戲研究社